- 橋頭地檢署偵辦高雄市美濃區成功段及大樹區違反廢棄物清理法案件,溯源搜索5家土資場,扣押砂石車8台
- 橋檢偵辦鑫○公司集團洗錢案聲押禁見負責人陳姓被告3人獲准
- 橋頭地檢署偵辦高雄市美濃區吉安段溪埔寮農地盜採土石坑洞回填營建廢棄物案,聲請羈押禁見羅○昌、黃○文、 徐○興、黃○誌4人獲准
-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114年第2次約僱人員(三等書記官職務代理人)甄選錄取名單
-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114年第2次約僱人員(三等書記官職務代理人)甄選應試人員名單及徵試事宜
- 本署辦理114年第2次約僱人員(三等書記官職務代理)公開甄選簡章及報名表
觀護業務成果專區
-
「以人為本」的柔性司法 安定社會的堅強後盾 法務部保護司視察親臨橋檢進行司法保護業務評鑑
為提升司法保護功能,有效推動司法保護各項業務,法務部保護司視察歐惠婷於114年10月13日,率領保護司、更保、犯保總會人員,親臨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進行「114年度司法保護業務評鑑」。該署由檢察長張春暉、襄閱主任檢察官顏郁山、主任檢察官許育銓、官長曾懷慧、主任觀護人簡惠霠以及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橋頭分會主任委員柯建帆陪同至視導現場,鼓舞基層士氣,期勉大家以「人本化、在地化、網絡化」為主軸,積極投入司法保護工作。 張檢察長致詞時強調,司法保護業務的推動,如何使人民有感才是關鍵。司法保護過去多被視為剛性制度,但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與資源整合,以「人性關懷」打造「剛柔並濟」的社會支持網絡,讓司法真正走入社區鄰里、落實特色化與在地化,成為守護社會安定的堅強後盾。 歐視察則表示,本次評鑑行程除進行觀護、更保、犯保三大業務的行政業務查核與意見交流外,亦轉達保護司司長洪信旭對相關業務團隊「以人為本」的期許,司法保護不僅是法律制度的延伸,更是關懷弱勢、修補社會裂痕的重要力量。未來保護司將持續秉持以人為本之柔性司法核心價值,整合社會資源並跨域合作,建構更完善的保護支持體系,以共同維護社會的安定與安全。
更多 -
修復式司法宣導活動暨受刑人假釋法令宣導活動 —高雄二監、高雄戒治所
橋頭地檢署為關懷目前在監所服刑的受刑人,特別舉辦假釋法令宣導暨團體輔導活動,以利未來假釋出獄後的保護管束能予以銜接。日前檢察長張春暉特別指示觀護人吳芳儀於114年9月8日前往高雄戒治所及高雄二監進行宣導,期盼能將法治觀念深植,並期盼透過宣導,讓曾經犯過錯的受刑人深自思考其所犯的過錯及對社會的影響,並於將來出獄後能熟悉保護管束流程,利於教化避免再犯。
更多 -
橋頭地檢署反詐反毒齊登場 「夏日網安總動員」嗨翻科工館
暑假的最後一個週六,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湧進滿滿的人潮,114年8月30日下午iWIN網路內容防護機構結合橋頭地方檢察署及其他20多個機關(單位)在一樓的三角大廳,共同舉辦的「夏日網安總動員」活動,現場熱鬧滾滾。活動以親子同樂為主軸,將嚴肅的網路安全、防詐騙與反毒知識,化身為一連串生動有趣的互動遊戲,吸引大小朋友熱情參與。 活動現場設置多個闖關攤位,橋頭地檢署特別規劃「詐騙態樣排排樂」與「毒品偽造辨識挑戰賽」兩大遊戲,民眾只要完成任務,即可獲得小禮物。遊戲過程中,小朋友眼神專注地比對詐騙樣態的卡片,學習如何辨識詐騙陷阱;而在毒品辨識區,許多家長與孩子一同觀察「偽裝零食」與「仿冒飲料」的包裝,驚呼:原來毒品偽裝竟能夠如此以假亂真。現場笑聲、驚呼聲不斷,寓教於樂的效果十足。 除了闖關遊戲,鄒一清觀護人組長、鄭惠娟觀護人及觀護佐理員、毒品助理員穿梭現場,向民眾進行防詐反毒解說,分享最新詐騙手法與毒品陷阱,提醒家長與兒少如何保護自己的人身與財產安全。參與的民眾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們玩得開心,更在潛移默化中建立了正確的網路安全與反毒觀念,避免陷入詐騙及毒品的陷阱之中。 本次「夏日網安總動員」成功地將反詐及反毒的宣導帶入科工館親子互動的氛圍中,在知識傳遞的過程裡,營造出熱鬧、溫馨又充滿教育意義的假日午後,也為暑假劃下最具收穫的完美句點。
更多
緩起訴成果專區
-
114.10.09--「緩起訴處分義務勞務勤前教育說明會」
橋檢於10月9日辦理義務勞務說明會。本場次由觀護佐理員蕭祥得擔任講師,除說明緩起訴被告於一定期間應遵守或履行事項,並宣導相關法治觀念。 首先由講師指導個案填寫表格與資料,並告知履行期間不得向勞動機構提出自願性捐款換取勞動時數,同時提醒個案勿輕信司法黃牛花錢可免執行勞動服務,若遇有類似情形,可向觀護人室或政風室提出檢舉;此外,更針對酒駕相關規定提醒個案,有效達成酒駕防制宣導之目的,最後再輔以投影片案例之介紹,期勉被告遵守法律規章避免再犯,激發其以志工精神行善及回饋社會,順利讓被告在履行期間完成義務勞務。
更多 -
橋檢辦理緩起訴法治教育114.10.08
橋頭地檢署為提升民眾識別、預防及因應詐騙能力,於114年10月8日假三樓地板教室辦理緩起訴法治教育課程,特邀請高雄戒治所臨床心理師柯俊銘擔任講師,講授毒品防制相關知識並防範愛滋上身。 是日課程,第一部分以「詐騙陷阱多,別讓自己淪為詐騙幫兇」為題,講解有關詐欺相關條文,以及成立加重詐欺罪構成要件,讓學員了解若淪為詐騙幫兇可能發生的後果;第二部分則以「剖析常見詐騙手法、遠離詐騙陷阱,認識洗錢防制法」,說明現今常見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如假網拍、假投資、ATM解除分期付款、假愛情交友、猜猜我是誰、假冒機構(公務員)、假求職、盜(冒)用網路帳號等類型。 活動最後,講師提醒學員勿輕易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訊,特別涉及財務時更要謹慎,詐騙無所不在,期盼透過本日課程活動,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法與案例,建立學員正確的法治觀念及防範意識。
更多 -
橋檢辦理緩起訴法治教育114.9.10
橋頭地檢署為提升民眾識別、預防及因應詐騙能力,於114年9月10日假三樓地板教室辦理緩起訴法治教育課程,特邀請該署檢察事務官方信翰擔任講師,講授法律知識及防範詐騙方法。 是日課程,第一部分以「詐騙陷阱多,別讓自己淪為詐騙幫兇」為題,講解有關詐欺相關條文,以及成立加重詐欺罪構成要件,讓學員了解若淪為詐騙幫兇可能發生的後果;第二部分則以「剖析常見詐騙手法、遠離詐騙陷阱,認識洗錢防制法」,說明現今常見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如假網拍、假投資、ATM解除分期付款、假愛情交友、猜猜我是誰、假冒機構(公務員)、假求職、盜(冒)用網路帳號等類型。 活動最後,講師提醒學員勿輕易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訊,特別涉及財務時更要謹慎,詐騙無所不在,期盼透過本日課程活動,了解最新的詐騙手法與案例,建立學員正確的法治觀念及防範意識。
更多
反毒專區
-
114年10月9日多元處遇增進社會資源連結與社會適應課程
為協助藥癮個案戒癮,橋檢規劃一系列多元處遇課程,包含促進個人身心健康與成長、護理衛教、生涯規劃與社會資源連結、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強化法律知識,於114年10月9日假本署三樓地板教室辦理「增進社會資源連結與社會適應課程-就業服務資源簡介、特定對象政策工具的運用與資源連結」,結合高雄市政府勞工局,邀請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特定對象服務組督導邱玟靜擔任講師,講授認識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及服務項目,學習實用電子資源及使用就業促進工具,並提供申請相關補助資訊和職業訓練管道,促進個案獲得更多就業機會及增進求職意願。 本署緩起訴個案除了需至醫院接受戒癮治療或參加復健治療課程及執行義務勞務之外,透過本署邀請心理師、社工師、律師、護理人員、勞工局訓就中心人員等專家擔任講師,安排個案積極參與各項多元課程,以強化其戒毒意志力,重返人生正軌,復歸社會並重建個案社會功能。
更多 -
114年10月3日多元處遇法律知識強化課程
為協助藥癮個案戒癮,橋檢規劃一系列多元處遇課程,包含促進個人身心健康與成長、護理衛教、生涯規劃與社會資源連結、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強化法律知識,於114年10月3日假本署三樓地板教室辦理「法律知識強化課程-施用或販賣毒品的法律責任、別讓毒癮成為你加入詐騙集團的理由」,結合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橋頭分會,邀請理想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許宏吉擔任講師,許律師就毒品防制篇及詐欺篇二個課程主題,為個案說明毒品犯罪防治相關法規、毒品防制法違犯樣態、行為及相關刑度多寡,同時介紹各級毒品相關規定及所需負的法律責任。許律師表示毒癮衍生資金需求,造成毒品相關犯罪行為,如詐欺案件,因而介紹近年常見的詐騙手法及相關涉犯法條,以避免成為被詐騙的受害者,亦藉以警惕個案切勿因毒癮成為詐欺犯。 本署緩起訴個案除了需至醫院接受戒癮治療或參加復健治療課程及執行義務勞務之外,透過本署邀請心理師、社工師、律師、護理人員、勞工局訓就中心人員等專家擔任講師,安排個案積極參與各項多元課程,以強化其戒毒意志力,重返人生正軌,復歸社會並重建個案社會功能。
更多 -
114年10月2日多元處遇健康心理促進課程
為協助藥癮個案戒癮,橋檢規劃一系列多元處遇課程,包含促進個人身心健康與成長、護理衛教、生涯規劃與社會資源連結、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強化法律知識,於114年10月2日假本署三樓地板教室辦理「健康心理促進課程-做自己內在的守護者,讓我們值得更好的青睞:從催眠放鬆來練習擺脫惡習」,結合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邀請回甘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蔡政峰擔任講師,探索成癮及危機機制,教導個案建立正向心態,學習正念呼吸與催眠放鬆技巧,培養積極正向習慣,建立理想自我圖像療癒內在創傷,期能透過正念減壓練習、正向聚焦開啟自我改變,促進身心健康並進而達到戒毒成效。 本署緩起訴個案除了需至醫院接受戒癮治療或參加復健治療課程及執行義務勞務之外,透過本署邀請心理師、社工師、律師、護理人員、勞工局訓就中心人員等專家擔任講師,安排個案積極參與各項多元課程,以強化其戒毒意志力,重返人生正軌,復歸社會並重建個案社會功能。
更多 -
114年9月緩起訴處分毒品新案報到說明會
橋頭地檢署於114年9月25日假本署三樓地板教室,辦理一場緩起訴處分毒品新案報到說明會,由計畫人員擔任講師,向緩起訴處分毒品案件被告說明緩起訴期間應遵守或履行事項,並期勉被告勿存僥倖心態,勿再施用毒品,且務必遵守相關規定,進而順利遠離毒害,邁向嶄新人生。 首先由講師告知緩起訴毒品被告於緩起訴期間,須按時向本署觀護人室及高雄市政府毒品防制局報到並接受輔導,且應依指定時間至本署不定期尿液檢驗,亦告知個案若違反相關規定,其緩起訴處分恐遭撤銷。此外,叮囑個案戒癮療程期間,應定期至醫院接受戒癮治療,或應依指定日期至本署參加復健治療課程並至機構執行義務勞務,此外,再宣導本署推行「促進藥癮個案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之多元處遇計畫」,期能落實毒品緩起訴被告之預防再犯心理輔導工作。 最後再帶領個案填寫相關表單與資料,約談個案諭知下次報到時間,同時轉介個案至高雄市政府毒品防制局接受關懷輔導,由個管師介入關懷,提供心理支持、相關醫療戒治、就業、社福補助等資源評估。期許個案珍惜緩起訴處分之機會,本署會協助個案在戒毒的道路上排除障礙,恢復正常的生活與工作。
更多 -
114年9月緩起訴處分第一、二級毒品戒癮治療說明會
所謂「緩起訴處分第一、二級毒品戒癮治療」是結合司法與醫療行為之多元司法處遇計畫,運用緩起訴處分之偵查作為,讓司法端及醫療端就個案狀況共同進行評估,使重度成癮者在醫院接受專業治療,輕度成癮者藉由復健治療課程及義務勞務,以利其回歸社區,既可彰顯司法制度與醫療資源結合之優勢,更可讓毒品施用者依成癮輕重得到妥適的分流處遇,俾利個案復歸社會、重獲新生。 本署於114年9月8日及9月22日假三樓地板教室辦理緩起訴處分第一、二級毒品戒癮治療說明會,由計畫人員擔任講師,讓被告確實瞭解毒品戒癮治療之內容,包含處遇模式、戒癮期間內需負擔的義務及導致緩起訴處分遭撤銷之因素等,使被告知悉參與毒品戒癮治療應遵守事項及履行規定,須充分配合,並願意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叮囑個案於緩起訴處分確定後,應定期至醫院接受戒癮治療,或依指定日期至本署參加復健治療課程及至機構執行義務勞務,並宣導本署推行之「促進藥癮個案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之多元處遇計畫」,期能落實毒品緩起訴被告之預防再犯心理輔導工作。 最後由高雄市政府毒品防制局之個管員上台宣導「貫穿式保護」方案,說明提早介入輔導機制,有接受輔導意願之個案,轉介後將評估開案給予輔導,使毒品個案能盡早獲得相關戒癮資源與協助。
更多
案件終結統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