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護業務成果專區
-
114.4.14修復式司法宣導活動暨受刑人假釋法令宣導活動—高雄二監、高雄戒治所
橋頭地檢署為關懷目前在監所服刑的受刑人,特別舉辦假釋法令宣導暨團體輔導活動,以利未來假釋出獄後的保護管束能予以銜接。日前檢察長張春暉特別指示觀護人吳芳儀於114年4月14日前往高雄二監及高雄戒治所進行宣導,期盼能將法治觀念深植,並期盼透過宣導,讓曾經犯過錯的受刑人深自思考其所犯的過錯及對社會的影響,並於將來出獄後能熟悉保護管束流程,利於教化避免再犯。
更多 -
114.3.10修復式司法宣導活動暨受刑人假釋法令宣導活動—高雄二監、高雄戒治所
橋頭地檢署為關懷目前在監所服刑的受刑人,特別舉辦假釋法令宣導暨團體輔導活動,以利未來假釋出獄後的保護管束能予以銜接。日前檢察長張春暉特別指示觀護人鄒一清於114年3月10日前往高雄二監及高雄戒治所進行宣導,期盼能將法治觀念深植,並期盼透過宣導,讓曾經犯過錯的受刑人深自思考其所犯的過錯及對社會的影響,並於將來出獄後能熟悉保護管束流程,利於教化避免再犯。
更多 -
修復式司法宣導活動暨受刑人假釋法令宣導活動 —高雄二監、高雄戒治所
橋頭地檢署為關懷目前在監所服刑的受刑人,特別舉辦假釋法令宣導暨團體輔導活動,以利未來假釋出獄後的保護管束能予以銜接。日前檢察長張春暉特別指示觀護人劉祐群及夏以玲於114年2月10日前往高雄二監及高雄戒治所進行宣導,期盼能將法治觀念深植,並期盼透過宣導,讓曾經犯過錯的受刑人深自思考其所犯的過錯及對社會的影響,並於將來出獄後能熟悉保護管束流程,利於教化避免再犯。
更多
緩起訴成果專區
-
114.05.08--「緩起訴處分義務勞務勤前教育說明會」
橋檢於5月8日辦理義務勞務說明會。本場次由觀護佐理員楊文國擔任講師,除說明緩起訴被告於一定期間應遵守或履行事項,並宣導相關法治觀念。 首先由講師指導個案填寫表格與資料,並告知履行期間不得向勞動機構提出自願性捐款換取勞動時數,同時提醒個案勿輕信司法黃牛花錢可免執行勞動服務,若遇有類似情形,可向觀護人室或政風室提出檢舉;此外,更針對酒駕相關規定提醒個案,有效達成酒駕防制宣導之目的,最後再輔以投影片案例之介紹,期勉被告遵守法律規章避免再犯,激發其以志工精神行善及回饋社會,順利讓被告在履行期間完成義務勞務。
更多 -
橋檢緩起訴酒駕個案義務提供生命關懷服務
鑑於酒後駕車對於交通安全及生命財產的嚴重影響,為遏止酒駕歪風,並使緩起訴被告學習尊重生命的可貴,橋頭地檢署特別安排8位緩起訴酒駕個案於114年4月18日假高雄第二殯儀館仁武分館辦理生命關懷服務。是日課程,首先由觀護人夏媺婷實施生命教育並闡明服務目的,再交由現場管理人員分派至往生室、納骨塔及周邊環境等區域進行清潔工作。課程最後,透過心得回饋單的填寫,讓個案從服務亡者的過程中反思,重新認知生命的真諦與價值! 藉由本次生命關懷服務的實施,橋頭地檢署提醒「酒駕」個案:遇有飲酒場合,請多利用大眾交通運輸工具或尋求酒後代駕、親友接送等交通方式往返,千萬不要對酒駕行為心存僥倖,以免觸法受罰,造成難以挽回的傷痛。
更多 -
114.04.16--「緩起訴處分義務勞務勤前教育說明會」
橋檢於4月16日辦理義務勞務說明會。本場次由觀護佐理員蕭祥得擔任講師,除說明緩起訴被告於一定期間應遵守或履行事項,並宣導相關法治觀念。 首先由講師指導個案填寫表格與資料,並告知履行期間不得向勞動機構提出自願性捐款換取勞動時數,同時提醒個案勿輕信司法黃牛花錢可免執行勞動服務,若遇有類似情形,可向觀護人室或政風室提出檢舉;此外,更針對酒駕相關規定提醒個案,有效達成酒駕防制宣導之目的,最後再輔以投影片案例之介紹,期勉被告遵守法律規章避免再犯,激發其以志工精神行善及回饋社會,順利讓被告在履行期間完成義務勞務。
更多
反毒專區
-
橋頭地檢署赴高雄警察廣播電台 空中宣導反詐騙 提醒市民提高警覺
為加強民眾對詐騙手法的認識與防範意識,橋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鄭子薇114年4月18日特別應邀至高雄警廣,進行空中的反詐騙宣導,透過廣播節目說明常見的詐騙樣態及相關犯罪刑責。 鄭主任檢察官指出,因應詐騙橫行,政府為有效蒐證、偵查,並嚴懲不法,已修正並公布施行「打詐新四法」,在法律端周延詐騙犯罪的相關罰責,而近年來詐騙手法日益翻新,從假冒親友借錢、網路購物詐騙、投資詐騙,到假檢警詐騙等不勝枚舉,不少民眾因一時疏忽而受害,造成財務損失與心理壓力。此外,幫助詐騙集團進行詐騙(如提供人頭帳戶或擔任車手),也將依法究辦,提醒民眾切莫心存僥倖。 鄭子薇主任檢察官也提醒,民眾在接獲可疑電話或訊息時,應冷靜查證,可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向警方諮詢,避免落入詐騙陷阱。此次與警廣合作的宣導活動,希望藉由空中平台擴大宣導效益,提升市民防詐意識,共同守護每個人的財產安全。
更多 -
114年第1次毒品再犯防制聯繫平台暨多元處遇網絡精進會議
臺灣橋頭地方檢察署為強化毒品施用者戒癮之成效,於114年5月6日假該署6樓會議室召開「114年第1次毒品再犯防制聯繫平台暨多元處遇網絡精進會議」,邀請高雄市政府毒品防制局、各醫療院所、民間社會團體代表等共襄盛舉,並頒發感謝狀,表彰各單位、團體對於毒品再犯防制之付出與貢獻。 橋頭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顏郁山致詞時表示,本署今年持續獲得臺灣高等檢察署申請毒品防制基金支應各地方檢察署辦理「促進藥癮個案身心健康與社會適應之多元處遇計畫」經費挹注,感謝各醫療院所與民間團體協助本署推動毒品緩起訴個案之多元處遇,毒品犯戒癮過程除了需要家庭支持接納外,亦需要透過公私協力,以有效減少阻礙毒品犯更生之因子。 高檢署頒布新世代反毒策略行動綱領第三期,聚焦毒品施用者減害、復歸及再犯議題,強化公私協力與全民參與之力道,橋頭地檢署特結合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法律扶助基金會橋頭分會、高雄市政府勞工局訓練就業中心等單位,安排個案參加多元處遇課程,促進個案自我覺察,學習和家庭成員正向溝通技巧,強化其維持家庭功能與社會功能,期能落實毒品緩起訴被告之防止再犯心理輔導工作。 會議中進行業務交流,由橋頭地檢署郭書鳴主任檢察官主持,會中除宣達高檢署函文頒定「醫療機構執行施用毒品者緩起訴附命戒癮治療作業相關表單」,與會人員針對113年11月27日公告為第2級毒品「依托咪酯」之戒癮處遇可行性進行討論,各網絡單位亦透過該會議進行交流與研討,期使緩起訴處分多元處遇運作通暢,有效解決相關機構團體橫向聯繫上所遇到的窒礙,幫助毒品施用者得到更有利於戒除毒品的多元處遇,如戒癮治療、精神治療、心理輔導等,齊力協助毒品施用者獲得適當治療與處遇並降低再犯率。
更多 -
114年5月1日多元處遇健康心理促進課程
為協助藥癮個案戒癮,橋檢規劃一系列多元處遇課程,包含促進個人身心健康與成長、護理衛教、生涯規劃與社會資源連結、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強化法律知識,於114年5月1日假本署三樓地板教室辦理「健康心理促進課程-累積正能量、翻轉心生命-談心理健康力於日常生活」,結合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邀請海軍官校通識中心助理教授兼任學輔中心主任鍾成鴻擔任講師,講師以自殺議題為開場,探討台灣自殺問題現況,分析自殺成因與防制概念。再來講述以正念創造心理健康環境,帶領個案進行正念練習,學習關懷他人的技巧與正念溝通,引導個案將正念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以強化心理健康防護力有利於戒毒。 本署緩起訴個案除了需至醫院接受戒癮治療或參加復健治療課程及執行義務勞務之外,透過本署邀請心理師、社工師、律師、護理人員、勞工局訓就中心人員等專家擔任講師,安排個案積極參與各項多元課程,以強化其戒毒意志力,重返人生正軌,復歸社會並重建個案社會功能。
更多 -
114年4月30日多元處遇衛教促進健康課程
為協助藥癮個案戒癮,橋檢規劃一系列多元處遇課程,包含促進個人身心健康與成長、護理衛教、生涯規劃與社會資源連結、情緒管理與壓力紓解、強化法律知識,於114年4月30日假本署三樓地板教室辦理「衛教促進健康課程-成癮暨醫療資源介紹」,結合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邀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護理師殷靖枝擔任講師,首先讓個案認識何謂成癮,再講解依成癮性分級,並說明毒品的危害性及共病治療,並提供醫療及社區資源之訊息,讓個案透過協助維持穩定性,進而達到戒癮成效。 本署緩起訴個案除了需至醫院接受戒癮治療或參加復健治療課程及執行義務勞務之外,透過本署邀請心理師、社工師、律師、護理人員、勞工局訓就中心人員等專家擔任講師,安排個案積極參與各項多元課程,以強化其戒毒意志力,重返人生正軌,復歸社會並重建個案社會功能。
更多 -
114年4月緩起訴處分第一、二級毒品戒癮治療說明會
所謂「緩起訴處分第一、二級毒品戒癮治療」是結合司法與醫療行為之多元司法處遇計畫,運用緩起訴處分之偵查作為,讓司法端及醫療端就個案狀況共同進行評估,使重度成癮者在醫院接受專業治療,輕度成癮者藉由復健治療課程及義務勞務,以利其回歸社區,既可彰顯司法制度與醫療資源結合之優勢,更可讓毒品施用者依成癮輕重得到妥適的分流處遇,俾利個案復歸社會、重獲新生。 本署於114年4月14日、4月21日及4月28日假三樓地板教室辦理緩起訴處分第一、二級毒品戒癮治療說明會,由計畫人員擔任講師,讓被告確實瞭解毒品戒癮治療之內容,包含處遇模式、戒癮期間內需負擔的義務及導致緩起訴處分遭撤銷之因素等,使被告知悉參與毒品戒癮治療應遵守事項及履行規定,須充分配合,並願意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叮囑個案於緩起訴處分確定後,應定期至醫院接受戒癮治療,或依指定日期至本署參加復健治療課程及至機構執行義務勞務,並宣導本署推行之「強化藥癮個案戒癮服務計畫」,期能落實毒品緩起訴被告之預防再犯心理輔導工作。 最後由高雄市政府毒品防制局之個管員上台宣導「貫穿式保護」方案,說明提早介入輔導機制,有接受輔導意願之個案,轉介後將評估開案給予輔導,使毒品個案能盡早獲得相關戒癮資源與協助。
更多
案件終結統計圖